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流金岁月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流金岁月|广东商学院时期的二、三事
时间:2017-03-10    点击次数:285


编者回顾广东商学院(现广东财经大学)的建设历程,学校建设者们克勤克俭,栉风沐雨,将“务实”的理念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镌刻在了广商的岁月里。华年流转,三十而立。如今的广财大正承续这一精神财富扬帆起航,奋发向上。今天,我们用文字来记录那段岁月,这既是一段历史,也是一种精神的传续。


初见丁衍祥院长,已入耄耋之年的他,腿脚灵便,精神矍铄。从广商退休已有24年,他坚持每天写日记、读书看报、锻炼身体。谈到广商,他说退休后他对学校的关注不够,对学校问心有愧。但从他的谈话中,言语间还是能够感受到他对广财大发展的那份深切的关心和期待

(一)

1987年2月17日,我收到了来自广东省委宣传部高等学校工作委员会的任命书,正式宣布我就任广东商学院副院长。那时广东商学院成立才四年,一个连正规领导班子都还没有的高校。相比于广东省内的一些老牌大学,商学院无论是在基建资金投入,还是征地建校方面,都显得“力不从心”。

“文革”结束后,广东要重振经济,这就需要大批量的财经类人才予以支持。由此,商学院启动建设。那时我到商学院,学院的前期筹办工作都已基本完成。基建处的李俊旋处长,他曾是广东省财贸办公室干部,也是商学院前期筹办小组成员之一。他不怕苦,不怕累,曾到全国各地考察,调研和学习创办财经类高校的经验。商学院的第一任党委书记刘次均,也是我大学同学,前年(2014)病故。商学院初建时,他和谭锐汉副院长、李俊旋处长等几位老同志组成了临时党委会,承担起了学校的全部工作。商学院有好的开头,这些老领导功不可没。


(原副院长丁衍祥与勷勤大学老校友,右三为原副院长丁衍祥)

(二)


商学院办学初期,省政府就批准了三万美元的外汇额度用于购置教学设备。今天看来金额虽小,但在改革开放初期,金额可观,因为当时我国外汇短缺,管理极为严格,除非有重大项目必须从国外购置,申请审批才可能获得。像我们商学院规模不算大,一开办就获得外汇额度,说明省政府是破例照顾的。

那时学校还没有专门的设备购置和管理机构,暂由教务处兼管,他们对外汇额度的使用缺乏经验,加上自身工作繁忙,购置设备的事就被搁置下来。这时快到年末,我刚到任不久,得知此事,我在中山大学财务处时曾办理过申请和使用外汇额度的业务,懂得如何批准使用。如果当年到年末不用,省外汇管理局就会予以取消,第二年还要重新申请审批。考虑到一经取消,第二年再审批获批的难度就大了,我就通过中山大学经常与外汇管理局打交道的科研机构为我校多方陈情说理,最终批准延期一年使用。

接下来就是购置问题,我也主动请教中山大学科研机构的老行家,加上学院新调进一位计算机专业卢教授,邀请他参加选购工作,经过筛选,最后确定购买一台美国小型计算机系统,可接终端10个左右,就安装在教学大楼的顶楼。这也是我校首台计算机系统。那时商学院虽条件艰苦,困难重重,但办法总比问题多。如今整个校园大了,也漂亮了,这才是一个正规的大学。

(三)


商学院是最早实现独立卫生间的高校。其他高校是一楼层一间公厕,学生早晚排长时间的队。考虑到这些,我们就将卫生间设计到了房间内,并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公共空间以扩大房间面积。按照关系讲,商学院的经费主要由省财厅拨款,经费少且控制严格,同时因获批的建筑面积有限,所以只能在这个框架内想方设法地精打细算。宿舍楼建好后,当时教育部基建部门派专人来了解,问到怎么如此设计?我们就带他们到现场参观,逐一计算,最后都没有超出框架。

图书馆还是比较好的工程,当时被评为优秀工程,虽规模小,但设计较细致、计算成本低,节省了经费。图书馆是由学校基建处的工程师设计,他叫叶锡强,“工农兵”出身,华工毕业。他是自学成才,在设计上有他独到之处。我们的教学大楼在当时看起来很气派,很雄伟,也是出自他之手。

还有学校教工宿舍的设计在当时也是比较好的。那时由于教师申请房子较为困难,必须满足评分制度要求才能分到房,而其他高校的教工宿舍房间很窄,走廊上到处是小高炉(煤气炉),条件差。商学院初办时注意到这些问题。在建设时,房子会设计大一些,合理一些,所以当时有很多教师申请调来商学院。

那时商学院是边办学、边建设。由于基建经费紧张,我们就到处联系。我的几位同事在我没到广商之前就已经在基建处工作,特别是基建处处长李俊旋,他很负责,“能干、巧干”,很会精打细算。也正是大家这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使得广商在不增加国家负担的前提下,充分利用资金,让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住得好,生活得好

(四)



1992年初,我正式退休。现在我很少回学校,对学校关注比较少。前几个月支部组织生活,带着我们这些老同志参观了学校的新图书馆,很气派,功能也很多。学校的摊子大了,但困难多,各项事务也更复杂,需要多方考虑。

对于前段时间热议的学校发展定位问题,对此并不熟悉,所以发言权就比较少,但听得多,也有自己的看法。我认为学校无论是研究型还是应用型都应实事求是,按照党的要求来考虑大学的发展方向;另外,大学在什么地方办,是要考虑为地方发展服务的。1979年,我在中大被选为海珠区人大代表时就想,地区想发展,一些重点高校那么多专家和人才,为什么不能和区域联合来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当时一些高校就没有考虑这些,但随后几年才慢慢和当地联合发展,如此,地区经济发展快,学校的优势也发挥出来。

所以我认为我们学校作为地方性财经类大学,无论如何定位,都要适合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需求,一定要注意紧密联系实际,产学研结合,培养适应当地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推动经济发展,这样的高校才有生命力。如果我们从这个方面办的突出,那也算是有水平的。

商学院建立之初也是独一无二的。时间已经过去三十多年,学校规模大了,都是有着十几个学院的大学了。不过还是要努力,努力想着怎么样赶上全国同类财经大学的水平。这是一个过程,毕竟刚改为大学也才几年,不能一步登天,但是能够一步一个脚印来努力的话,还是能够达到比较高的水平的。


文字:根据丁衍祥老院长口述及其提供相关资料整理

图片:由宣传部、档案室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