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流金岁月  校友风采
校友风采
栉风沐雨十载路,峥嵘岁月广商情
时间:2017-04-18    点击次数:176


编者按:悠悠十载,求索征程。那些年,广东财经大学的建设者们披荆斩棘、拓荒前行,抓学风、抓改革、创特色,务实发展,从蹒跚学步,到初步迈上规范化轨道,一步一个脚印。抚今追昔,鉴往知来。站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我们用文字记录这段历史,希望对广财大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未来发展有所启示。


导语

今年恰巧是温副院长退休整二十年。回忆起调入广东商学院的那段时光,温副院长像是打开了记忆的闸门,讲述着广商“青春年少”时的那段成长经历。从1987年调入广东商学院任投资系主任到1997年卸任商学院副院长一职,他伴随着商学院走过了10个春秋,见证了那段艰难拓新的峥嵘岁月。

在开始我们的采访时,温副院长说:“退休后我一直非常关心两件事,第一是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退休后发表过这方面的文章,现在我还在研究;第二是商学院的未来发展问题,我多次给在任校领导写信,提出对学校的相关建议或想法。”听到此,我们在想,是这些拓荒者们造就了一代代务实的广商人?还是广商成就了他们的人生?


金融学院的源与流

当年我到商学院报到已近暑假,假期过后第二天,党委刘次均书记找到我,给我一年时间负责筹办投资经济管理系(以下简称“投资系”)。我本是教师出身,对此类事情并不擅长,那时我和刘书记讲:第一,课上好我有把握,但做领导干部我没有把握;第二,我是党员,既然组织上决定,就要服从;第三,如果我做不好你可以随时把我撤下。随后,上完本学期课程我便开始着手筹备投资系,这即是金融学院的前身。

考虑到国内各大财经类高校都设有投资经济专业,我们认为商学院不能简单地照搬其他高校模式,而是要办出自己的特色,其首要问题就是专业定性问题。老牌财经院校长期将财经专业定性为文科专业,数理知识教授较少,培养的学生往往只会定性分析而缺乏定量分析能力。研究投资经济需要通过抽样调查、数理分析等来解决经济量的实际问题,于是我们针对老牌投资专业的短板,结合社会实际需求,将这一专业定性为文理交叉专业,主要培养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人才。

基于专业的文理交叉性质,相应的课程结构和教师队伍也与其他高校不同。课程结构除参考老牌财经院校外,我们还添加了高等数学、数理统计、计量经济学等数理方面的课程,两年多的时间关于数理方面的课程就多达300个学时。同时我们通过各种渠道聘请有文理交叉知识结构背景的老师做支撑,如在中南财经学院代培的何剑老师和之前从广西一所工科院校调来商学院的林文俏老师,他们都具有定性定量分析能力,所授知识注重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

经过半年筹备,投资系在1988年9月如期迎来了首届100名学生,实行文、理科兼收(文、理科各50人),这在国内财经类院校中是首创。我们具有文理知识结构背景的教师数量也占了投资系教师数量的一半以上,这在其他系也是没有的。我们以学科交叉专业为基础,注重学生数理分析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同时重视人才引进和课程结构改革等,逐渐形成了投资系的特色。

“整肃三风”

1991年12月,我从投资系调任商学院做副院长,分管教学、科研。这期间,我们首要做的三件事就是:整顿学风、教风和考风。

当时的情况是,全校2000多名在校生,每天上课铃响后,教学楼外大概还有六七百人;一些学生每到节假日,只和任课老师打声招呼就提前离校。可以说那时的学风处于无部门管理状态,这也是许多高校比较头疼的问题。上任第二天我便找了教务处要求整顿学风。

我要求从抓课堂纪律开始,教务处分派了三个人,抽调学工部一人,我们就每天早上七点半到教学楼门前扣下迟到学生的学生证,发到系里让他们接受教育。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到最后只要上课铃一响,教学楼前再也看不到一个影子,随后教务处、学工部、各系总支书记、系主任也都参与进来,这才把风气基本扭转过来。

抓了两年学风,接下来我们便开始抓教风。学生的学风扭转了,教师的教风必须跟上。此前我们做过调查,一些教师不按规定上下课,提早半小时下课,甚至最后一节不上课的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些情况,我们工作人员将这些老师的上下课情况一一登记,并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罚。当时抓教风也遇到了很大的阻力,一些老师三番五次违反,有些教授更是直接找我理论。我们就拿规定和事实说话,该罚奖金罚奖金,该撤销职称评定资格就撤销,就这样坚持了两年,教风也逐渐向好。

对于学生的考风,我们抓得也很严,特别是找人代考的学生,一经发现立即开除。当时有学生代考作弊,这可不是一般作弊,有家长过来求情,我们也必须按规定办。

抓学风、教风主要是抓行为,相应地商学院也逐步建立起了一套相对完善的教学管理制度来巩固这些成果。1996年国家教委教学评价组对商学院教学评估还是比较满意的,并对我们办学思路创新、教学改革等也给予了充分肯定。虽然商学院在这次“大考”前遇到了很多阻力,但我们全校动员,在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下,使得商学院初步走上了一条有章可循,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

广东商学院十周年校庆庆典,副校长温宝光和勷勤大学老校友(前排左一为温宝光)


实验教学改革

1993年商学院开始实行实验教学改革,这主要是针对财经院校传统教学方式只有课堂理论教学,缺乏实践课堂教育的问题而提出的。实验课往往为工科院校所有,财经类专业同样需要实验教学来加强对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我们以文理交叉专业为指导思想,以计算机为平台,将一些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放入实验室开展教学活动。

起初,我们根据统计学科的教学需求,在统计专业设立实验室,购置了三十台计算机,开展实验教学。随后,在投资系、税务系、会计系分别设立实验室,相应的设备我们通过和当地的建设银行、税务局等建立沟通和合作关系进行补充。1996年,我们将这四类实验室整合,成立了经济科学实验室,由此开启了商学院实验教学的时代。

这期间,商学院还获得了广东省高教厅六百万元港币的资金投入,其中的300万我们用于更新和购置计算机,130万用于外语系语音室建设,剩下的资金则武装电教室,结束了教师黑板加粉笔单一传统的授课模式。当时商学院的硬件教学条件排在全国前列,多个高校都来参观学习。

商学院实验教学,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现在学校的国家级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在全国的财经院校里还是比较强的。这条特色赶超之路我们已经走通了,接下来如何巩固和发展,提高实验课的教学质量,这个提升空间还是很大的。

1994年,美国坦帕学院院长马克巴格参观我校计算机中心。


“四个一百工程”

当时商学院虽只有十几年的建校史,但已属于热门报考院校,生源质量好,一部分学生入学时在数学、外语或计算机方面的能力超过了国家重点院校的平均水平。于是在1996年,我们提出了“四个一百工程”,其目的是一方面不能埋没这些人才,把某些方面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另一方面针对老财经院校弊病,希望能够培养出复合型、应用型的人才,亮出商学院的特色。

我们所提出的第一个目标是,每届本科生中培养出100个通过剑桥商务英语二级考证,具有较强专业英语语言能力和交际能力,能熟练地参阅英语原版文献撰写毕业论文的毕业生;第二个目标要求培养出100个具有较强运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初步具备设计应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毕业生;第三个目标要求是选拔培养出100个具有定性定量分析能力,能够运用数学模型撰写毕业论文解决实际问题的毕业生;第四个目标是,选拔培养100个具有主辅修双专业的毕业生。

为落实“四个一百工程”,我们和当时的数学教研室、外语的教研室以及计算机中心的相关负责人交换过意见并初步研究了框架。随后,学校制定了相应制度,并设置了从副院长主管到教研室主任具体落实的管理组织架构。1998年因为全国高校扩招,有些“工程”便被搁置。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1997年由数学教研室创建的数学建模班对第二个“一百工程”落实得最为突出,发展到今日,已在国内外数学建模竞赛和全国、全省各类科技竞赛中取得不少成绩。这期间,投资系的两名学生还因此被复旦大学破格录取为研究生,这是前所未有的。

从投资系的筹建、到全校“整肃三风”、再到实验教学改革等,十年来,我们狠抓“三风”,使学校逐渐形成了良好的学风;通过学科交叉建设,不断提升学生的复合能力,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通过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逐步办出商学院的特色,凸显自身优势。实践证明这些都是有效的。希望广财大能秉持学校的特色发展理念并结合现实情况,继续完善广财大的特色发展内涵,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以此来实现弯道超车,推动学校健康顺利地发展。

(从左至右依次为:谭锐汉副院长、刘次均书记、李鸿昌院长、温宝光副院长、陈汉华副院长)


文字来源:根据温宝光校长口述整理

图片来源:由温宝光院长档案室提供